Page 17 - 1974
P. 17

的两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与我们现今的观点息息相关:一是情绪是
               经演化而来的生理反应,二是情绪会受潜意识左右。




               情绪文化


                   事实上,要回答“情绪是什么?”答案不仅存在于生物学或个

               人心理史中,我们的感觉方式无不涉及所处文化之中的那些期待和
               想法。恨、愤怒或欲望似乎来自人类的动物本能,而用来理解我们
               身体的语言和概念、我们的宗教信仰和道德判断,以及我们所处

               时代的风尚,甚至政治和经济环境等那些使我们成为独特人类的事
               物,同样也能激发出类似的情绪。
                   17 世纪的贵族拉罗什富科(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承认,

               即便是我们最热切的欲望,也可能会被从众的潜在需求召唤出来。
              “有些人,”他讥讽道,“如果不曾听闻别人谈情说爱,根本就不会
               陷入爱河。”靠着言谈、见识和阅读,不但能激发内在情绪,也可

               以平息某些感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拜宁人会在屋外放置一碗水过
               夜,以吸收访客离去后随之降临的阴郁气氛和怠惰感,据说这个仪

               式十分奏效。情感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大,它激发了我们以为的再自
               然不过的生理反应,不然 11 世纪的骑士如何能因惊慌而晕厥,或
               因为缺乏爱意而打哈欠? 400 年前的人,又如何能死于乡愁?

                   关于情绪是由文化及身心所影响的概念,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
               代大行其道。置身不同文化之中的西方人类学家惊讶地发现,人们

               描述情绪的方式存在着微妙差异。某些文化非常看重的某些情绪,
               在英语文化中却显得微不足道——例如太平洋伊法利克环礁的岛民
               极为重视的“不公之愤”。而某些情绪非常重要,以至于人们能熟




               情绪 之书                                                  07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