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1974
P. 21

方式塑造我们的世界。同时说明整个人类世界连同道德观与政治制
               度,对性别、性、种族和社会的假设,以及哲学观和科学理论又是

               如何依附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



               情绪赏鉴:实境指南



                   如今,关注情绪健康并积极辨识感觉以促进情绪健康,已成为
               不丹、英国等许多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目标。通过无所不在的大众
               传媒,你永远会在某些角落瞥见保持快乐的秘诀,或者提醒你哭泣

               有益身心。希腊斯多亚派哲学家教导人留意情绪初萌的迹象,以便
               掌握控制情绪的最佳时机,他们认为只要准确捕捉颈背汗毛竖起的
               片刻,就能提醒自己不被盲目的恐慌入侵。17 世纪研究忧郁的著

               名学者暨杰出解剖学家伯顿(Robert Burton)也发现,留意情绪对
               他大有帮助——不过他的方法与众不同。伯顿好奇于他的绝望和忧
               虑,并通过与其他作家、哲学家对话,设法理解它们。最终,他之

               前毫无意义的忧郁变得充满意义——而他的抑郁症也开始好转。
                   如今人们认真看待情绪的态度,这一现象可追溯到 20 世

               纪 90 年代中期首度通俗化的心理学研究“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EQ),简称情商。其研究者认为,一个人成功与否,除
               了传统倚仗的智商指数之外,能够辨识自己及他人情绪并以此作为

               决策依据,更是重要的因素。能够准确地觉察情绪,已经被证明与
               高抗压性、好的工作表现、管理与协商技巧,以及稳固的家庭关系

               有极大的关联。当今,情商已经为教育人士、商业领袖和政策制定
               者所熟知。
                   无论你是用微笑或是皱眉来面对你对情绪的兴奋反应,我想你




               情绪 之书                                                  1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