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1972
P. 53

贰  《营造法式》看详      015





               的影子来辨正方位。

                   望筒长一尺八寸,三寸见方(用木板合造);在望筒的两端凿出两个直径五
               分的圆眼。望筒筒身中间两壁用轴安装在两根立颊之内。立颊从轴到地面高为三
               尺,宽三寸,厚二寸。白天用望筒指向南方,让日影穿过圆孔透向北方,夜间用

               望筒指向北方,在筒眼里向南望,使前后两端的孔窍正对北极星。然后将一个坠
               有重物的绳子垂下去,把望筒两个圆孔的圆心位置在地上做出记号,以此为正
               南,则四个方位可以确定。若地势偏斜,就用标影杆、望筒取正方位,如果有可

               疑之处,就用水池景表这种校正南北方位的仪器进行校正。水池景表的立标柱高
               八尺,宽八寸,厚四寸,上端平齐(后来上端变为斜向下三寸);安放在池板上
               面。池板长一丈三尺,中间宽一尺。在一尺宽之内,根据立标的宽度,画两道刻
               线;在一尺之外,开出水道环绕四周,水深水宽各八分。通过水平面来确定池板

               水平,让日影两边不超出刻线的位置;通过池板所指的方位和立标中心确定为正
               南,那么方位可以确定。(安放的时候,要将立标放在南方,把池板放在北方。
               日影在夏至时长三尺,冬至时长一丈二尺。其立标须与池板垂直,可用曲尺校正

               确保垂直。)


                   定平


                  【原文】
                  《周官 · 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悬。郑司农注云:于四角立植而悬,以

               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庄子》:“水静则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管子》:“夫准,坏险以为平。”

                  《尚书 · 大传》:“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
                  《释名》:“水,准也;平,准物也。”
                   何晏《景福殿赋》:“唯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雠天地以开基,并列宿

               而作制。制无细而不协于规景,作无微而不违于水臬。”
                  “‘五臣’   [1] 注云:水臬,水平也。”
                   看详:——今来凡有兴建,须先以水平望基四角所立之柱,定地平面,然后
               可以安置柱石,正与经传相合。今谨按《周官 · 考工记》修立下条。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