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1972
P. 50

012  梁思成注释《营造法式》





            功;以二月、三月、八月、九月为中功;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为短功。”

                看详:——夏至日长,有至六十刻               [1] 者。冬至日短,有止于四十刻者。若一
            等定功,则枉弃日刻甚多。今谨按《唐六典》修立下条。
                诸称“功”者,谓中功,以十分为率;长功加一分,短功减一分。
                诸称“长功”者,谓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中功”谓二月、三月、八

            月、九月;“短功”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
                        *
                右(上) 三项并入“总例”。


               【梁注】
                   [1]古代分一日为一百刻,一刻合今 14.4 分钟。
                   [*]因古人书写的方式为竖排所以称“右”;以下各文同此。——编者加



               【译文】
               《唐六典》上说:“凡是劳作都有轻重的区别,功有时效长短。注说:四月、
            五月、六月、七月的工作量为长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的工作量为中功;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的工作量为短功。”

                看详:夏至白昼时间较长,最长可达六十刻之久。冬至白昼时间较短,只有
            四十刻。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确定工作时长,则浪费的时间太多。如今只按照
           《唐六典》制定下条。

                本书中所说的“功”,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就是“中功”,中功以十分为标准
            工作量,增加一分为长功,少一分则为短功。
                本书中的“长功”,是指农历四月、五月、六月、七月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中功”是指农历二月、三月、八月、九月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短功”是指十月、
            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以上三条并入总例之中。



                取正

               【原文】
               《诗》:“定之方中;又:揆之以日。注云:定,营室也;方中,昏正四方也。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