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1964
P. 33

/ 青衣素食 /




                 遭士大夫嫌弃,贬之为“臭菜”。讲究的士大夫忌的是“荤辛”,被
                 后人讹传成“荤腥”,反而饶了许多动物的生命。
                     传说中神仙吃素,最早笃行素食的当属心愿羽化登仙的道家,《庄

                 子》奉行“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道家生活简朴,寻一处有丹
                 霞红土的山峰修仙,能够餐风饮露长生不老,是道士的终极追求。
                     西汉淮南王刘安,是个神仙迷,他炼丹时偶然发明豆腐,于是

                 有了人类最伟大的素食。豆腐的出现是革命性的,它赋予食物更多
                 可能性,尤其素食不再局限于草、叶、根、茎,此后素食得以广泛
                 流传。

                     及至南北朝,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好素食、忌杀生,以己度人颁
                 布《断酒肉文》,号令天下僧尼戒色、戒酒、戒肉,开启中国寺庙素
                 食的时代,他亲自下御厨研制出后人称为素食之王的面筋。

                     唐宋期间食用豆腐普及,明清寺院僧厨已能烹调品位甚高的全
                 素席,同时出现了仿荤素食,如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等,不
                 仅形似,味道也接近。说到底仿荤还是断不了荤念,素得不清不净。
                 佛经《戒律广本》写的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过去僧人乞食

                 化斋,施主给什么吃什么,哪里容你挑荤捡素。一念之间,生死尚
                 且攸关,何况荤素。

                     上海玉佛禅寺的罗汉斋向来不俗,用料繁复,多味融合,可谓
                 一菜成席。90 年代我有缘多次拜访钱君陶先生,随老先生到江宁路
                 玉佛寺去吃午斋,一钵罗汉斋,一碗阳春面,吃得魂不守舍,临了
                 求得钱老先生一幅四尺三开的牵牛花葫芦,福气到顶了。

                     前不久去上海拜望老画家陈家泠先生,陈老八十三岁气色如
                 三十八,我陪他一壶清茶热聊到子夜,次日邀我去玉佛寺观摩他捐
                 赠的佛绘,纸上丹青透出十八罗汉的生动庄严。



                                                                       019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