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1964
P. 25
/ 上海闲话 /
馆、粤馆、南京馆、扬州馆、西餐馆纷纷起焉……”
本帮菜指上海原住民的家常菜,浓油赤酱,甜鲜可口。后来江
浙移民成主流,演变成江南风味清淡的海派菜。
海派菜上溯至清末上海开埠,中西混杂、土洋结合,逐渐形成
兼容的海派文化和海派饮食。
上海郊区仍有原汁原味的本帮菜。
2005 年春,野夫在莘庄“撒娇诗院”小住,默默和我陪野哥去
枫泾古镇吃本帮菜,捎带两位美女同行,一伙人在小桥流水里兜兜
转转,及至向晚,见石板路的河道旁,高高的木杆上酒旗迎风,上
书“唔呶喔哩酒家”,吸引我们停留打尖。
酒家的菜单丰富,清炒马兰头、椒盐鳑鲏鱼、丁蹄烧笋、韭菜
河蚬、熏拉丝、炒螺蛳、清蒸鸡骨鱼、毛豆炒嫩菱、肥头汤、烧
卖……我和默默你一嘴我一嘴,尽点城里吃不到的菜。
野哥不挑食,乐得一旁陪美女聊天。
熏拉丝是枫泾特色,说白了就是熏蟾蜍。蟾蜍,上海话叫癞蛤
巴,相貌丑陋,背上麻麻赖赖,生长于阴暗潮湿的田沟,落雨天出
来到处蹦跶,蠢笨又不灵活,被枫泾人捉去,将它去头扒皮后便和
田鸡差不多,用酱料腌渍、烟熏火烤,烹制后变成遗世美味,只是
吃时别去想它原来的模样。
一坛成年善酿,拍开泥封,倒进蓝边碗,边喝边讲闲话,野夫
妙语连珠,默默搭话俏皮,和这二张利嘴一起,不作声埋头吃喝最
划算。
曾几何时,外地人用“你真不像上海人”来夸上海人,上海人
的小气、精明被格外放大,不料上海人竟然集体默认这句话是褒义,
常会自我表白:“吾呃个性一眼眼勿像上海宁。”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