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1960
P. 45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
                   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
                   之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
                   于道。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

                   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种学说,也是时势的反动。那个时代是一个兵祸连年的时代。
               小国不能自保,大国又争霸权不肯相下。老子生于这个时代,深知武
               力的竞争,以暴御暴,只有更烈,绝没有止境。只有消极的软工夫,
               可以抵抗强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又如最柔弱的水可
               以冲开山石,凿成江河。人类交际,也是如此,汤之于葛,太王之于
               狄人,都是用柔道取胜。楚庄王不能奈何那肉袒出迎的郑伯,也是这
               个道理。老子时的小国,如宋,如郑,处列强之间,全靠柔道取胜。
               故老子提出这个不争主义,要人知道柔弱能胜刚强;要人知道“夫唯
               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他教人莫要“为天下先”,又教人“报怨以
               德”。他要小国下大国,大国下小国。他说暂时吃亏忍辱,并不害事。
               要知“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含
               有他的天道观念。他深信“自然法”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故
               一切听其自然。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都是天道之自然。宇宙

               之间,自有“司杀者杀”,故强梁的总不得好死。我们尽可逆来顺受,
               且看天道的自然因果罢。












                                                               诸子哲学    25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