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1926
P. 74
40 膳食纤维
a
说:“黄油可以归属到健康饮食的范畴” 。肠道菌群会对饱和脂肪酸有怎样的
反应呢?饱和脂肪酸对肠道微生物群造成的影响始终如一,它会刺激促炎症
微生物的生长,如沃氏嗜胆菌,还会改变肠道通透性,导致细菌内毒素的释
放。也就是说,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甚至还会扰乱我们正常的
生物节律,导致肥胖。如果你关心自己肠道菌群的健康,那么就别呼吁黄油
回归,在追随往咖啡里加酥油和椰子油的风潮前,记得三思而后行。
动物蛋白
“那你是从哪摄取蛋白质呢?”在和患者讨论植物性饮食时,我经常被问
到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蛋白质是营养成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对蛋白质
的痴迷推动了全球最多的肉类消费。但有意思的是,“从哪儿获取蛋白质”这
个问题对肠道健康而言至关重要。
来自植物和动物的蛋白质,会对肠道菌群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比方说,
植物蛋白能促使抗炎症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同时抑制坏菌,如脆
弱拟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最终能达到把肠漏症给纠正回来的效果。
高动物蛋白的饮食方式一直都与促炎症微生物的增加有关联,如沃氏嗜
胆菌、别样杆菌属和拟杆菌属。这些细菌会产生胺、硫化物和次级胆汁盐等
毒素。胺会导致食物敏感性提升,当烤肉被烤焦后,胺会转化为致癌的杂环
胺;硫化氢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次级胆汁盐则与结肠癌、食管癌、胃癌、
小肠癌、肝癌、胰腺癌和胆管癌有关。毫无意外的是,摄入动物蛋白会导致
肠道通透性和炎症的增加。
动物蛋白和氧化三甲胺之间的关联,也重新定义了我们对美国头号杀手
心血管疾病的理解。当我们摄入左旋肉碱(主要来源于红肉、一些能量饮料
a 《时代周刊》网站发布的一篇名为《吃黄油的正当理由越来越多了》(The Case for Eating Butter
Just Got Stronger)的文章说黄油被污名化了,食用黄油并未证实与更高的心脏病致病风险相关,
甚至还可能发挥预防 2 型糖尿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