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892
P. 19

引言 比较心理的功能           7



                       “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人会获得一种快乐。

                       当不如自己的人有所提升,与自己的差异缩小,
                   原本只是快乐的程度降低,但因为对比之前获得的快乐,

                               而一下子成为真实的痛苦。”


                   最终,休谟得出结论,使我们烦恼的是我们与同类人进行比较

               这件事本身。当我们看到原本与我们处在同一水平的人可能由于社
               交圈、年龄或背景方面等原因不断进步,最终把我们甩在身后的时
               候,用休谟的原话来讲,是最“痛苦”的时刻。

                   有证据显示,与人比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社会地位的焦虑,
               已成为近几个世纪十分普遍的问题。“赶上隔壁琼斯家”(谚语,
               意为在社会地位及物质财富上不落后于人)进入了整个 19 世纪的

               群体语境;而这种普遍的观念在 20 世纪 50 年代演变成家喻户晓
               的畅销卡通连环画。“不能输给别人”的想法于是经受了时间的考

               验—那个假想的琼斯家的社会地位我要达到,他们拥有的东西
               我要得到,他们做的事情我也要去做。只有这样,我才算过上了
               体面的生活。

                   所以,与人比较的心理确实由来已久,并且不是什么好现象。
               但是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对待自己呢?

                   心理学家利昂 · 费斯汀格于 1954 年在学术界正式提出社会比
               较理论。他指出,人具有天生的、内在对自己进行评估的倾向。这
               种评估是通过把自己同其他人比较得来,也就是说,在评估过程

               中,我们通过观察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和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