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寂静的春天
P. 34

质就像涓涓溪流般源源不断地从我们的实验室里涌出。单是在美国,
            每年大约就有 500 种新的化学物质投入实际应用。这个数字令人震
            惊,但其危害却不是显而易见的——人和动物的身体每年都要去适

            应这些新的化学物质,而这远远超出了生命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些化学物质大多用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战争。从 19 世纪 40 年
            代中期以来,200 多种化学药品被创造出来,用于杀死昆虫、野草、
            啮齿动物和被认为“有害”的其他生物。这些化学药品的商标种类

            高达几千种。非选择性农药           a  的喷剂、药粉和气雾剂被各个农场、森

            林、果园和家庭广泛使用。这些化学药品威力巨大,昆虫无论“好
            坏”,没有选择性地格杀勿论。人们原本的目的仅仅是杀死几种杂草
            和害虫,可就是这些化学物质让鸟儿的歌声沉寂,让河里的鱼儿失

            去活力,给树叶蒙上一层致命的薄膜,并长期滞留在土壤中。又有

            谁能相信在地球上投下了毒气弹,却不给所有的生命带来危害呢?
            它们不应该叫作“杀虫剂”,而应该被称为“杀生剂”。化学药品的
            发展过程就像一个无穷尽的螺旋上升运动。自从 DDT 被批准使用以

            来,随着更多有毒物质不断出现,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开始了。根

            据达尔文适者生存的原理,昆虫可以向更高级进化,它们通过进化
            产生了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因此,人们会发明一种毒性更强的药品,
            昆虫再适应,然后人类再发明一种新的更毒的毒药。其原因后面会

            有所解释。在喷洒药物之后,害虫常常会卷土重来或者死而复生,





            a  “非选择性农药”与“选择性农药”相对,表示对一切病、虫、草害均
                具有杀伤力的广谱性农药。而“选择性农药”则只对一定种类的病、
                虫、草害起作用。



                                        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