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P. 28

寻常了。但遇到这种情形时,有一问题不易回答,即此种氏族的共同

           祖先,本属诸夏集团呢,还是夷狄集团?以姜姓为例,也许姜戎是夷
           化了的诸夏,也许齐、吕、申、许、向、纪、州、鄣、厉等是华化了

           的夷狄。按普通的想法,似乎倾向前说者居多。实际上后说的可能性
           一样大。周人所谓戎,本是诸异族的大名。以血族言,一部分西戎是

           羌族,姜、羌一字,或从女,或从人,只性别不同。因之种名从人,
           姓氏从女,实质上也没有分别。周与羌族世为婚姻,弃母姜嫄,太王

           娶太姜,武王娶邑姜,皆姜族女。参与牧野之战的“西土之人”中的
           羌,大概就是武王的外家,而太公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君长。太公以宗

           亲,兼伐纣有大功,受封于吕,这是这支羌人内徙与华化的开端。后
           来太公的儿子丁公,又以平蒲姑有功,领着一部分子姓就地受封,都

                           a
           于营邱,是为齐国 。蒲姑是商世大国,东方文化的一个中心,丁公的
           子孙世居其地,华化的机会更多了。齐之内迁与华化,其事和他同姓

           的申同类。《周书 · 王会》有西申,次在氐羌之前,应该也是羌族,南
           阳的申国即其种人之内徙而华化者。《大荒北经》“有北齐之国,姜

           姓,使虎豹熊罴”,此齐人之留在夷狄者。齐有北齐,申有西申,可
           证其先皆自夷狄迁来,本不属于诸夏集团。至于姜戎之逼处华夏而迟

           迟未被华化,则又似与莱人同类。莱亦姜姓,大概是和丁公同搬到东
           方的一支羌族,不知为什么和丁公决裂了,被摒弃在海滨,许久未受

           诸夏同化。同一种姓,或同化,或不同化,这许多原因中,婚姻许是
           一个重要的因子。齐、申皆周室的宗亲,故同化的时期早而程度深,




           a  见傅斯年《大东小东说》。


           6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