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P. 26
a
发”“祈黄耇” ,这又表明人为求缓死而准备接受缓死的条件。他说:
既然死可缓而老不可却,那就宁老而勿速死。横竖人是迁就天的。大
概当时一般中国人都这样想。唯独春秋时齐国及其邻近地带的人有些
两样,而提出了“难老”的要求:
以旂眉寿,霝命,难老。(《齐甾盘》)
用旂眉寿,霝命,难老。(《齐叔夷镈》)
用旂匄眉寿,其万年,霝冬,难老。(《殳季良父壶》) b
永锡难老。(《鲁颂 · 泮水》)
a 《小雅 · 南山有台》“遐不黄耇”,《大雅 · 行苇》“以祈黄耇,黄耇台背”,《商颂 · 烈祖》
“黄耇无疆”,《仪礼 · 士冠礼》同。《鲁颂 · 宫》“黄发台背”,又“黄发儿齿”,《书 · 秦
誓》“尚犹询兹黄发”,《韩诗外传》五“吾受命国之黄发”。案《诗》言“黄耇台背”,是
黄耇即黄发。耇盖读为毫,(《庄子 · 知北游》“而不失豪芒”,唐写本豪作钩,《淮南子 · 道
应》亦作钩,是其比。)豪亦发也。台读为炱,(《楚辞 · 九辩》“收恢台之孟夏兮”,台一
作炱,《文选 · 舞赋》“舒恢炱之广度”。)《说文》曰“炱,灰炱,煤也”,一作炲,《素
问 · 风论》“其色炲”,王注“炲,黑色也”,案炱浅于黑,今所谓灰色是也。“黄耇”与
“台背”对文。《论衡 · 无形》曰:“人少则发黑,老则白,白久则黄。人少则肤白,老则
肤黑,黑久则黯,若有垢矣,发黄而肤有垢,故《礼》曰‘黄耇无疆’,《诗》《书》有言
‘黄发’者。”案王氏谓人老极则发黄肤黯,甚是,其读耇为垢,而以黄、耇二字分指发
肤,则不确。
b 《海内经》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
为侯”,郭注曰“三子名也”。案《周语》下“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逢公之所凭
神也”,韦注曰“大姜,大王之妃,王季之母,姜女也……伯陵,大姜之祖,有逢伯陵也。
逢公,伯陵之后,大姜之侄,殷之诸侯,封于齐地。”《左传 · 昭公二十年》“昔爽鸠氏始
居此地,(齐)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公因之”。据此,则殳是殷
时据有齐地之姜姓诸侯逢伯陵的别封。周时殳国所在地未详,想与齐必相去不远。
4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