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25
P. 51

样,在于充实我们的经验内容,或者充实我们的心灵生活。当然,在

               这些东西之中,有许多是反科学的(anti-scientific) ,不过,另外有
               些则无所谓反科学或不反科学,而是科学以外的(extra-scientific)东

               西。反科学的东西常有害于人生。科学以外的东西之存在,则未尝不
               可使人生的内容丰富。

                   人生本来是一个大杂烩,仅仅科学一样是不够的。人生需要五味
               调和。

                  (四)有人说,科学的定理定律不尽合于事实。科学往往用削足
               适履的办法纳事实于其定理定律之内。有时,事实是连续的,科学

               却把事实说成不连续的。有时事实是不连续的,科学却把它说成连续
               的。科学所用的方法常为抽象的。有抽象就有舍象。一经抽象与舍

               象,就是为事实之记述预立型模。这么一来,我们便不能得到有关经
               验之丰富而繁复的内容。

                   这种批评的基本错误在把表达(representation)与再造
              (reproduction)混为一谈,而且以为科学必须把经验再造出来。无论

               怎样,科学总得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表等表示出来。这些工具只能
               用来“表达”事实,并非“再造”事实。我们也不能希望在思想中去

              “再造”事实。
                   这种批评隐含着一种无目标的漫言。这也就是说,做这种批评的

               人要求科学漫无目标地再造事实。如果共相可以无限地逼近殊相,如
               果语言文字、符号和图表可以穷举实在,那么,在逻辑上,我们没有

               理由说科学不能逼近表达实在。但是,这种漫无目标的工作,似乎是
               没有人愿意做的。



                                                            怎样判别是非    27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