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2018
P. 61

书》历举有土之君,子号不见。春秋之初,诸侯之卿,王室之卿,均
               称子,已见于典籍矣。前一格如齐之高国,晋之诸卿,鲁之三桓,后
               一格如刘子。至孔子时,士亦称子,孔子即其例也。战国之世,一
               切术士皆称子,子之称滥极矣。汉世崇经术,子之称转贵,汉武诏
               书,“子丈夫”,是也。其后历南北朝隋唐,子为严称。至宋则方巾之
               士,自号号人,皆曰子,而流俗固不以子为尊号。今如古其语言,呼
               人以子,强者必怒于言,弱者必怒于色矣。又“先生”一称,其运命
               颇可与子比拟。《论语》:“有酒食,先生馔,有事弟子服其劳。”此先

               生谓父兄也。至汉而传经传术者犹传家,皆先生其所自出,此非谓父
               兄也。今先生犹为通称,而俚俗亦每将此词用于颇不佳之职业。又
              “爷”之一词亦然。《木兰辞》,“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又云,
              “不闻爷娘唤女声”,爷者,父也。今北方俗呼祖曰爷,外祖曰老爷,
               犹近此义。明称阁部为老爷,以尊其亲者尊之也。历清代遽降,至清
               末则虽以知县县丞之微,不愿人称之为老爷而求人称之为大老爷。此
               三词者,“子”“先生”“爷”,皆始于家族,流为官称,忽焉抬举甚
               高,中经降落,其末流乃沉沦为不尊之称焉。
                   男者,附庸之号,有周公子明诸器所谓“诸侯,侯田男”者为之
               确证。按以《周书》所称“庶邦侯田男卫”诸词,此解可为定论。男
               既甚卑,则称男者应多,然《春秋》只书许男,而许又自称子(许子
               钟、许子簠)。此由许本鲁之附庸,鲁之势力东移,渐失其西方之纲
               纪,许缘以坐大,而不甘于附庸之列。鲁虽只希望“居常与许”,终
               不能忘情,《春秋》遂一仍许男之称焉。鲁许之关系,别详拙著《大

               东小东说》,此不具论。




                              三、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以上之分析与疏通,义虽不尽新,而系统言之,今为初步。其中
               罅漏甚多,唯下列结语颇可得而论定焉。


                                                                 上古史    49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