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2017
P. 35
什么益处,反倒使墨家之道绝传,这来不得呀。”孟胜说:“我和阳城
君,又是师友,又是君臣。如果不死,从今以后,求严师的,求贤友
的,求良臣的,都将不来我们墨家了。死了正是实行墨家之道而使它
流传。宋国田襄子是一位贤者,我将要把‘巨子’这个职位传给他,
还怕什么墨家之道绝传呢。”徐弱说:“既是这样,那我就请先死以开
路。”于是孟胜、徐弱和其他弟子八十三人都死了。只剩下二人到田
襄子那里去传达孟胜的命令。可是他们在任务完成以后,也要回阳城
去死。虽然田襄子以新巨子的名义来加以制止,而他们不听,还是回
去死了。当时很多墨者议论他们,认为这是不听巨子的命令(这个故
事见《吕氏春秋·上德》篇)。
从这段悲壮的故事里,一方面可以见墨者的侠义,一方面也可以
见“巨子”的权力。重然诺,轻死生,趋义赴难,本是侠客的道德,
墨家却把这种精神充分地表现出来。巨子说死,于是八十三人都一同
随之而死。这真是所谓“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尤其有意味
的是那两位派出去传达命令的墨者。他们本来可以不死,然而非回去
死了不可。死且不必说,还落个“不听巨子”的罪名,因为新巨子不
准他们死。这种牺牲精神和森严纪律,在别家是看不到的。
再说,墨家是主张“兼爱”的,是主张“有力相营,有道相教,
有财相分”的。在他们团体里,颇带一点“有饭大家吃”的意味。
如:墨子曾经派耕柱子到楚国去工作。有些墨者往那里去,耕柱子没
有在生活上充分供给他们,因而他们回去向墨子说,让耕柱子在楚国
没有什么好处。墨子不以为然。后来耕柱子果然送回来十金。从这段
故事可以知道墨者有分财于团体的义务。倘若有财而不让大家共享,
就要受团体的责备。又如墨子责备他的弟子曹公子道:“今子处高爵禄
而不以让贤,一不祥也;多财而不以分贫,二不祥也”。(《鲁问》)
有财不仅要献给自己的团体,并且还得分给一般穷人。这完全像
后世下层社会的会党所崇尚的道德。
墨家尊天明鬼,大有“替天行道”的意味。这也和后世会党极相
类似。
先秦思想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