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1971
P. 41

第 一 章  绪 论   013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中国建筑自其源始以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继续的,
               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

               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因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 206 年以前)  自上古以至秦。此期间文献

               与实物双方资料皆极缺乏。殷、周、战国以来城郭、宫室、陵墓遗址虽已有
               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学家之发掘。殷以前则尚无实物可考焉。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220 年)  此四百余年间为中国建筑
               发育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为丰富,建筑之结

               构形状则有遗物可考其大略。但现存真正之建筑遗物,则仅墓室、墓阙数处,
               其他为间接之材料,如冥器、汉刻之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 220 至公元 589 年) 虽在当时政治动
               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仍极为澎湃。而

               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动之一大动力。实物在艺术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
               式”(Greco-Buddist)之种种圆和生动之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

               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遗存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时期(公元 589 至公元 907 年) 隋再一统中国,定都长安

              (今西安),大兴土木,为唐代之序幕。唐为中国艺术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因
               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宫殿、寺观之建筑均为活跃。天宝乱后,及会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