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1971
P. 44
016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同广厚之木材是也。材之大小共分八等,视建筑物之大小等第而定其用材之
等第。
(二)一种度量单位:“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凡
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
以为制度焉”。两材之间,以斗垫托其空隙,其空隙距离为六分,称为“栔”。
凡高一材一栔(即高二十一分)之材,谓之足材。宋式建筑各部间之比例,
皆以其所用材之材“栔”分为度量标准。 [2]
二、斗与栱 斗栱由若干斗与栱垒叠而成,总称“铺作”。在柱头上者称
“柱头铺作”,在柱与柱之间者称“补间铺作”,在角柱之上者称“转角铺作”。
铺作中构材虽有斗、栱、昂三类,而斗又有四种,栱有五种,但在结构上,
其最重要者为集中全铺作重量之栌斗,及由栌斗向前后出跳之华栱。华栱之
上,或更用向下斜垂之昂,亦为出跳之主要构材,其出跳之数目自一跳至五
跳不等。昂尾斜上,压于梁或槫下,利用杠杆原理,以挑起檐部。栌斗中心
及每跳跳头或施横栱,谓之计心;或不施横栱,谓之偷心。横栱用一层者为
单栱,双层者为重栱。由出跳之多寡、偷心或计心、用华栱或用昂、单栱或
重栱,遂有各种不同之配合。
三、梁 梁因长短及地位之不同,各有不同名称。殿阁如用平闇(即天
花板),则平闇以下梁栿,谓之“明栿”,或作月梁,或作直梁,平闇以上另
有草栿以承屋盖之重,不加刨整。梁断面之大小,按长短而异,但其断面之
高与厚,则一律以三与二之比例为准则。
四、柱 柱之长短及柱径大小,虽有规定,但不甚严格,视屋之种类及
大小,自径一材一栔至三材不等。柱有直柱及梭柱之别:梭柱上段三分之一,
卷杀渐收,如希腊罗马柱之 entasis。用柱之制,有特可注意者:(一)角柱生
起,自当心间向角,将柱渐加高,可以加增翘起之感;(二)侧脚,立柱时令
柱首微侧向内。此两者俱能增加安定之感。
五、举折 即定屋顶坡度及屋盖曲面线之方法也。求此曲面线,谓之定
侧样。其坡度最缓和者,如两椽小屋,为二与一比之坡度,最陡峻者如殿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