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971
P. 19

前 言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

               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

               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
               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

               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

               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
               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

               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

               已数百年的古建筑(Historical landmark),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

               colar) ,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
               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

               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
               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

               明显的原因:一、在经济力量之凋敝,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