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1971
P. 15
编者前言
梁思成、林徽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求学以及欧洲游历期间,
见西方各国对古建筑均有系统的整理、研究和保护,而自己的祖国却满目疮
痍,古建筑岌岌可危,连一本自己的建筑史都没有。两人学成回国,1931 年
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后,便组织考察中国古建筑,为编写《中国建筑史》做
准备。
1932 年至 1937 年,他们和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 137 个县市的古建筑
1823 座,详细测绘了 206 组,完成测绘图稿 1898 张……因为“七七事变”,
调查被迫终止。他们返回北京,两月后流亡西南。离京前,梁思成在协和医
院被诊断出患有颈椎软骨硬化和颈椎灰质化症,从此要以一件金属背心支撑
上半身,而林徽因患有更为严重的肺病。从北平到长沙,再到昆明西南联合
大学,最后到四川宜宾李庄的营造学社,辗转几千里的流亡苦旅,显然加重
了两人的病情。
梁思成在李庄撰写《中国建筑史》时,须先穿金属背心支撑身体保持伏
案写作的姿势;画图时,得用小花瓶撑住下巴。林徽因的肺病已严重到经常
大口咯血,但她仍然负责收集汉、辽、宋的文献资料,同时还承担书稿校阅、
补充、润色工作,并执笔写了书中的第六章。经过两年的艰苦编写,《中国建
筑史》终于在 1944 年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