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1970
P. 68
中医的常识
花源记》中描写当地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生活得很幸福,“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说的就是饮食如意,自得其乐的状态。食而觉美就是怡,在充饥
填饱肚子的基础上,吃得好、吃得宜,能满足心理精神层面的享受,达到
除饿、解馋、过瘾的目的,就是怡。
古人在论述饮食之道的时候,提出一句口号——“适口为珍”。所谓适
口就是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人的秉性、素质、心理调整配伍
饮食,只有五味调和、阴阳平衡的饮食才是最怡人的。
当年朱元璋兵败逃命、饥寒交迫,吃到了乞丐们用泔水煮的残羹冷炙、
溲菜剩饭,美得灵魂出窍,命之曰“珍珠翡翠白玉汤”。等时过境迁,朱元
璋坐上了龙椅,再吃同样的东西,结果只能是令人作呕了。
人和动物都有天赋的本能,去嗅寻自己喜欢的味道,吃自己喜欢的食
物。而喜欢吃的往往就是自己需要的,需要的就是能愉悦自己心神的。很
多草药都是被动物引导发现的,现代科学也观察到动物在生病的时候,会
吃一些平时完全不吃的东西。原因就在于动物在生病的时候,嗅觉和味觉
都会发生变化,身体会本能地引导它吃平时觉得难吃、难闻的药物。我们
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平时感觉苦涩的苦丁茶、砖茶,在吃饱了以后喝,
特别是肉吃多了以后喝就会觉得甘甜爽口。
可惜现代人活得过于理性、机械,每天按点吃饭,不管自己当时是否
饥饿。算着食物里的卡路里、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吃饭,不管吃起来香不
香。还有很多富而不贵的人,往往追求奢华、排场,以贵、以稀为饮食目
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甘脆肥浓,反倒成了腐肠之药,饮食成了致
病之源,哪有什么怡可言。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