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1959
P. 29
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
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
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
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
成分。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
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
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从实用的
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
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
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
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
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
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
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
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
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
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
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
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
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去活动的。在
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
美之来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