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1959
P. 34

爱。这种性爱是反乎道德法律的,所以被压抑下去,在男子则成“俄

           狄浦斯情意综”,在女子则成“厄勒克特拉情意综”。这两个奇怪的名
           词是怎样讲呢?俄狄浦斯原来是古希腊的一个王子,曾于无意中弑父

           娶母,所以他可以象征子对于母的性爱,厄勒克特拉是古希腊的一个
           公主,她的母亲爱了一个男子把丈夫杀了,她怂恿她的兄弟把母亲杀

           了,替父亲报仇,所以她可以象征女对于父的性爱;在许多民族的神
           话里面,伟大的人物都有母而无父,耶稣和孔子就是著例,耶稣是

           上帝授胎的,孔子之母祷于尼丘而生孔子。在弗洛伊德派学者看,这
           都是“俄狄浦斯情意综”的表现。许多文艺作品都可以用这种眼光来

           看,都是被压抑的性欲因化装而得满足。
               依这番话看,弗洛伊德的文艺观还是要纳到享乐主义里去,他

           自己就常欢喜用“快感原则”这个名词。在我们看,他的毛病也在把
           快感和美感混淆,把艺术的需要和实际人生的需要混淆。美感经验的

           特点在“无所为而为”地观赏形象。在创造或欣赏的一刹那中,我们
           不能仍然在所表现的情感里过活,一定要站在客位把这种情感当一幅

           意象去观赏。如果作者写性爱小说,读者看性爱小说,都是为着满足
           自己的性欲,那就无异于为着饥而吃饭,为着冷而穿衣,只是实用的

           活动而不是美感的活动了。文艺的内容尽管有关性欲,可是我们在创
           造或欣赏时却不能同时受性欲冲动的驱遣,须站在客位把它当作形

           象看。世间自然也有许多人欢喜看淫秽的小说去刺激性欲或是满足性
           欲,但是他们所得的并不是美感。弗洛伊德派的学者的错处不在主张

           文艺常是满足性欲的工具,而在把这种满足认为美感。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



           14   西南联大美学通识课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