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1957
P. 54

的,作用便在息争。他这样从功利主义出发,给一切文化和制度找到
           了理论的根据。
               儒士多半是上层社会的失业流民;儒家所拥护的制度,所讲、所
           行的道德,也是上层社会所讲、所行的。还有原业农工的下层失业流
           民,却多半成为武士。武士是以帮人打仗为职业的专家。墨翟便出于
           武士。墨家的创始者墨翟,鲁国人,后来做到宋国的大夫,但出身大
           概是很微贱的。“墨”原是做苦工的犯人的意思,大概是个诨名;“翟”
           是名字。墨家本是贱者,也就不辞用那个诨名自称他们的学派。墨

           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作“巨子”;墨子大约就是第一任
          “巨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
               但墨家和别的武士不同,他们是有主义的。他们虽以帮人打仗为
           生,却反对侵略的打仗;他们只帮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卫的工作。
          《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
          “非攻”主义。他们说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该视人如
           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是“兼爱”主义。墨家更注
           重功利,凡于国家人民有利的事情,才认为有价值。国家人民,利在
           富庶;凡能使人民富庶的事物是有用的,别的都是无益或有害。他们
           是平民的代言人,所以反对贵族的周代的文化和制度。他们主张“节
           葬”“短丧”“节用”“非乐”,都和儒家相反。他们说他们是以节俭勤
           苦的夏禹为法的。他们又相信有上帝和鬼神,能够赏善罚恶;这也是
           下层社会的旧信仰。儒家和墨家其实都是守旧的,不过,一个守原来
           上层社会的旧,一个守原来下层社会的旧罢了。

               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道家。道家出于隐士。孔子一
           生曾遇到好些“避世”之士;他们着实讥评孔子。这些人都是有知识
           学问的。他们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来,对于世事,取
           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他们讥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费力不讨
           好;他们自己便是知其不可而不为的、独善其身的聪明人。后来有个
           杨朱,也是这一流人,他却将这种态度理论化了,建立“为我”的学
           说。他主张“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将天下给他,换他小腿上一


           32   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