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了凡四训
P. 41
注释
a 求则得之:出自《孟子 · 尽心上》:“求则得之,舍则
失之。”
b 六祖:指被尊为禅宗第六祖的惠能大师。
c 福田:佛教用语,可生福德之田。佛教认为,供养布
施,行善修德,即可获得福德、功德,就像农人耕田,
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
第壹篇
d 方寸:指心。
e 驰求:到处奔走求取。
译文
立命之学
我进一步说:“孟子曾说过:‘求取的就能得到。’这是说求取那
些我可以做主的东西。道德仁义,可以努力去求取;功名富贵,又
怎么能求得到呢?”
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并没有错,是你自己理解错了。你没听
过六祖惠能所说的:‘所有行善积德的福田,都离不开自己的方寸之
心;从自己的心出发去寻觅,没有感应不到的。’求取由我做主的东
西,不仅能得到道德仁义,也能得到功名富贵;内在的道德修养和
外在的功名富贵都能得到,可见求取对获得是有益处的。但如果不
回头检查反省自己的过失,只是在外部世界奔走求取,那么就算你
有求取的方法,是否得到也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了,这样就会导致
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功名富贵都失去,所以这种求法是没有益
处的。” 一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