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西南联大心理学通识课
P. 38

高等猿类有“行动思维”,即处理当前事物的关系和规律的能力,这

           可称之为意识的萌芽。较低等的动物也有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现
           象。但人类意识活动和动物心理活动或高等猿类的意识萌芽有着本质

           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语言表达。人类的意识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语言是意识的

          “外壳”,人的思想“只有在语言的材料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句基
           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人的意识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的,也是以

           语言为表达手段的。我们观察分析一下自己的意识活动,就可看到:在
           进行思考时,实际也是在做语言活动,尽管这时的语言经常是无声的。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开始能做一些活动时,他不能用语
           言描述自己的活动,这时他的活动也很少有有计划、有目的的特征。

           等到儿童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活动时,显明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也就出现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人类个体能进行有意识的活动也

           是和掌握语言分不开的。
               没有任何动物有类似人类的概括的语言,即使是最高的猿类,它

           们的概括能力也是极为低下的。例如陆续给猿一系列的盒子,一个空
           盒和一个有食物的交替出现,经过多次学习,猿可以掌握这种“简单

           交替”的情境,它隔一个拿一个,只拿有食物的。如果把简单交替改
           为两次交替,即两个空盒和两个有食物的交替出现,任何猿类都不能

           解决这类问题。推其原因,可能就是猿类因为没有语言,不能概括出
           在人类看来是非常简单的“成双交替”的规律。

              (二)自觉性。人的意识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都是自觉的,即
           在人有意识活动时,他自己知道是在进行活动。“有意识的”一词,



           16   西南联大心理学通识课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