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西南联大心理学通识课
P. 32
人掌握了客观规律就能预见到事物的将来。关于将来事物的观念
(表象)在脑中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由于往复的神经过程,它影
响调节有关的神经活动,这可能是意识能动性,也是预见性和自觉性
的生理机制的一部分。心理学上研究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对意识是客
观现实的反映这一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
人的意识活动的另一种显著的特征,是每个人的意识活动都有其
个人特点,这是个性。
一个人的个性同他与生俱来的体质有关,但主要是在生活经历中
形成。个性主要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生活条件的反映。个性的主要
表现是意识倾向性,即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如对一些事物倾向于接受
或这样处理,对另一些事物倾向于拒绝或那样处理。意识倾向性是通
过多次的感性认识(反映)经过概括形成的。
例如,有一个中学生缺乏爱护公共财物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
要他去参加工厂劳动。他第一次看到、后来又同工人一起用边料废料
做出了很有价值的产品,于是他对公共财物的态度改变了。他参加了
流水线生产工作,他看到他的工作如何影响他前后工序的工作,于是
他对协作的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也加强了。从这里看出来,改变意
识倾向性需要经过具体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心
理学研究个性,要看人如何通过对他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反映,形成个
性。掌握了个性形成的规律,也就可以根据它进行培养、改造和教育
的工作。
个性是生活条件的反映,而反映是大脑的机能,因此,研究个性
也不能忽略脑的反映机能的规律。例如,个性可能有不能适应当前社
10 西南联大心理学通识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