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西南联大心理学通识课
P. 28
二、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心理活动或神经系统的机能是反映环境情况,意识是客观世界的
反映。动物特别是人如何反映客观现实而产生意识,这是心理学的核
心问题。
人在接触客观事物时,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由感觉器官到
大脑和反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的神经活动历程,在大脑发生神经活动
时人便感觉到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这就是感觉。由感觉的痕迹形
成表象,同类的表象经过概括形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思维,通过思
维,人对客观现实可以有更深入的反映。人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产生
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满意、不满意(情感)、躲避、斗争、改造(意
志)等,这是对人自己和客观事物的关系的反映。对这一系列的反映
过程,心理学都进行了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找到了一些规律。
例如,感觉相互阻抑和助长的规律,差异感觉的规律(韦伯律),分
配识记优于集中识记的规律,遗忘速度的规律(遗忘曲线),等等。
这些规律具有理论意义。它们的获得使人对于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
也就是对人的认识活动有了一些了解。
掌握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于指导生产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
要意义。例如,工业上凭视力和听力检验产品质量的,不能不注意差
异感觉的规律。教育上安排学习和复习,不能不注意学习和识记的
规律。
各种专业心理学在其特殊领域内研究人对有关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过程,研究所得成果对于提高有关业务的工作效率常有重要意义。例
6 西南联大心理学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