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96
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
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
今传为美谈,在西方诗人中为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
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诸人虽亦以交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
趣的诗却极少。
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有几层原因。第一,西方
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
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说尽一
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在近代尤其如此。中国社
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文人往往费大半
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
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
第二,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
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诉合,在中国得于友朋的乐
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
的地位较低。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在实际上志同道合的乐趣颇
不易得。加以中国社会理想侧重功名事业,“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
是一件耻事。
第三,东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
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
间濮上”。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像隋炀帝、
李后主几位风流天子都为世所诟病。我们可以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
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脚踏实
76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