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101
实际而不务玄想,所以就哲学说,伦理的信条最发达,而有系统的玄
学则寂然无闻;就文学说,关于人事及社会问题的作品最发达,而凭
虚结构的作品则寥若晨星。
中国民族性是“实用的”“人道的”。它的长处在此,它的短处也
在此。它的长处在此,因为以人为本位说,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中
国儒家思想偏重人事,涣散的社会居然能享到二千余年的稳定,未始
不是它的功劳。它的短处也在此,因为它过重人本主义和现世主义,
不能向较高远的地方发空想,所以不能向高远处有所企求。社会既稳
定之后,始则不能前进,继则因其不能前进而失其固有的稳定。
我说中国哲学思想平易,也未尝忘记老庄一派的哲学。但是老
庄比较儒家固较玄邃,比较西方哲学家,仍是偏重人事。他们很少离
开人事而穷究思想的本质和宇宙的来源。他们对于中国诗的影响虽很
大,但是因为两层原因,这种影响不完全是可满意的。
第一,在哲学上有方法和系统的分析易传授,而主观的妙悟不易
传授。老庄哲学都全凭主观的妙悟,未尝如西方哲学家用明了有系统
的分析为浅人说法,所以他们的思想传给后人的只是糟粕。老学流为
道家言,中国诗与其说是受老庄的影响,不如说是受道家的影响。
第二,老庄哲学尚虚无而轻视努力,但是无论是诗或是哲学,如
果没有西方人所重视的“坚持的努力”(sustained effort)都不能鞭辟
入里。老庄两人自己所造虽深而承其教者却有安于浅的倾向。
我们只要把受老庄影响的诗研究一番,就可以见出这个道理。中
国诗人大半是儒家出身,陶潜和杜甫是著例。但是有四位大诗人受
老庄的影响最深,替儒教化的中国诗特辟一种异境。这就是《离骚》
中国诗学七讲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