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27
多特点。虽然它们的文字形式及风俗、政教和近代歌谣所表现的不尽
同;就起源说,它们和近代歌谣很类似,所以仍是研究诗源问题的好
证据。就诗源问题而论,它们的年代先后实无关宏旨,它们应该和一
切歌谣受同样待遇。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趁便略说现代中国文学史家对于《国风》断
定年代的错误。既是歌谣,就不一定是同时起来或是一时成就的。文
学史家一方面承认《国风》为歌谣集,一方面又想指定某《国风》属
于某个时代,比如说《豳》《桧》全系西周诗,《秦》为东西周之交
之诗,《王》《卫》《唐》为东周初年之诗,《齐》《魏》为春秋初年之
诗,《郑》《曹》《陈》为春秋中年之诗(参看陆侃如、冯沅君《中国
诗史》)。在我们看,这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在同一部集里的歌谣时期
固有先后,但是这种先后不能以歌谣所流行的区域而定。“周南”“召
南”“郑”“卫”“齐”“陈”等字只标明属于这些分集的歌谣在未写定
之前流行的区域。在每个区域里的歌谣都各有早起的,有晚起的。我
们不能因为某几首歌谣有历史线索可以推测年代,便断定全区域的歌
谣都属于同一年代,犹如二十世纪出版的《北平歌谣》里虽有一首叫
作《宣统回朝》,我们不能据此断定这部集里其他歌谣均起于民国时
代。况且一般人所认为有历史线索可寻的几首诗,如《甘棠》的召
伯,《何彼秾矣》的齐侯之子也还是渺茫难稽。《国风》中含有断定年
代所必据的内证根本就很少。
中国诗学七讲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