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106

累太重,他们刚飞到半天空就落下地。所以在西方诗人心中的另一世

           界的渴求能产生《天堂》《失乐园》《浮士德》诸杰作,而在中国诗人
           心中的另一世界的渴求只能产生《远游》《咏怀诗》《游仙诗》和《古

           风》一些简单零碎的短诗。
               老庄和道家学说之外,佛学对于中国诗的影响也很深。可惜这种

           影响未曾有人仔细研究过。
               我们首先应注意的一点就是: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

           趣”而无“佛理”。“佛理”是真正的佛家哲学,“禅趣”是和尚们静
           坐山寺参悟佛理的趣味。

               佛教从汉朝传入中国,到魏晋以后才见诸吟咏,孙绰《游天台
           山赋》是其滥觞。晋人中以天分论,陶潜最宜于学佛,所以远公竭力

           想结交他,邀他入“白莲社”,他以许饮酒为条件,后来又“攒眉而
           去”,似乎有不屑于佛的神气。但是他听到远公的议论,告诉人说它

          “令人颇发深省”。当时佛学已盛行,陶潜在无意之中不免受几分影
           响。他的《与子俨等疏》中: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

               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
               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一段是参透禅机的话。他的诗描写这种境界的也极多。

               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推谢灵运、
           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



           86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