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2026
P. 63
包括:
* 你选择追求什么样的行动路径或人生道路。
* 你会花多少力气来达成目标,面对障碍你会坚持多久,失
败时你的复原能力。
* 你的思想帮助你迈向成功,还是成为阻碍。
* 追求目标时你会体验到多少压力或沮丧。
设想的结果越成功,我们就会越渴望能够形塑未来。“成功
孕育成功”,对各种可能性怀抱着热情就会取代无动于衷。个人
行动是如此,集体行动也是如此。
自我成就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是在回应“人类主要或者可以
说完全是环境的产物”这类理论。在《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
中,B. F. 斯金纳写道:“人对这个世界产生不了作用,是世界在
他身上起了作用。”班杜拉却表示:“事实上,人是积极主动、怀
抱志向的有机体,他们可以参与、形塑自己的人生。”另外,情
境主义者认为:“人们修正自己的行动来符合社会情境,也在这样
的社会情境中恰巧找到自我。”然而班杜拉主张:“人们是社会环
境的产物,也是社会环境的创造者。”有效能的人能迅速看出社
会和政治环境中的人为限制,并且机敏地找出改变方法或绕过这
些限制。他们也善于运用现有体制达到个人目标。
一个人的态度、才能和认知技巧构成了班杜拉口中的“自我
03 — 阿尔伯特 · 班杜拉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