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1971
P. 47

第 一 章  绪 论   019





               之制为清官式所无。

                   六、举架 宋所谓举折之制,清称举架,两者所得结果虽约略相同,但
               其基本观念则完全改变。宋式之举折,先定举高,然后自上而下,每槫缝下

               折少许,而成曲面线。清式则自下起,第一步(即宋所谓“缝”)五举(即第
               一步举之高等于第一步水平长度之十分之五);第二步六举,第三步六 · 五

               举,第四步七 · 五举乃至九举等。各步举度递增,相缀而成曲线,其屋脊之
               地位,乃由下逐步递举而得,非若宋式之预定者。其结果清式屋盖较宋式屋

               盖陡峻,遂成为两时期各有特征之一。
                   清式殿阁之柱额梁枋等均以生硬之直线直角构成,其屋盖陡峻崇高,而

               檐下斗栱,则纤小繁缛,故其轮廓结构,均不若宋式之生动豪放及自然,盖
               各部所定规则,成为固执之尺寸问题,已有若干与先前结构部分之适当比例

               脱去联系也。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