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1869
P. 34
分类 兽脚亚目 阿贝力龙超科 阿贝力龙科
2 m 4 m 6 m 8 m
4 m
未命名
最大
纪录
2 m
1 : 39.95 标本: URC R 44
全长: 11.3 m
臀高: 2.8 m
体重: 3.7 t
化石材料:前上颌骨
体型推测可信度: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其他竞争者
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 1.005 亿〜 9 390 万年) 纳巴达胜王龙(Rajasaurus narmadensis):生存于晚白垩世(马
的一大型阿贝力龙科恐龙(URC R 44)曾分布在冈瓦纳古陆西北 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 6 900 万〜 6 600 万年)的印度斯坦(现印
部(现巴西),仅通过一块前上颌骨被识别出。它属于肉食性动物, 度)。该种恐龙的成年复原模型是基于一些原被认为属于印度拉米塔
体重约等于两只河马的总重,体长相当于两只湾鳄头尾相连的长度。 龙的化石推测出的,实际上这些化石是由一些鳄鱼、蜥脚类巨龙和胜
一些强壮的阿贝力龙长着弯曲的牙齿,更适于抓住猎物以便把肉撕扯 王龙的骨头组成的。纳巴达胜王龙大约长 10 m,重 3 t。有报道称:
下来。此外,它们还具有灵活的下颚,避免在激烈活动中骨折。这些 在冈瓦纳古陆中部(现肯尼亚),晚白垩世晚期有其他巨型阿贝力龙
适应性对于捕获和杀死小型或年幼的兽脚亚目猎物来说是很有用的。 类,其体长有将近 11 m,但仍未有正式的描述。
足迹 a b
48 cm 约15.4 cm
最大纪录 最小纪录
a. 未命名:被保存下来的欧洲最大的阿贝 阿贝力龙足迹、萨非足迹和其他类似的足迹 b. 未命名:这是一个来自冈瓦纳古陆中南部(现
力龙类的化石是牙齿化石 ML966,从该化石推 很宽大,趾爪非常明显,尤其是第 II 趾的。对称 哥伦比亚),地质年代处于早白垩世早期的奇怪足迹,
测出该动物体长约 7.5 m,重 1 t。它是一个来自 的足迹形态一般与适应于奔跑的恐龙种类一致, 它与阿贝力龙留下的足迹有相似之处。
劳亚古陆中部(现西班牙)晚白垩世晚期的足 比如,食肉牛龙。相反,对于那些短粗腿的种类,
迹,可能是由一个更大个体留下的。 不对称的足迹形态显得更明显,比如,玛君颅龙。
4 m 2 m
未命名足迹 未命名标本 未命名足迹 萨洛维塔哈斯克龙
9.8 m/2.45 t 11.3 m/3.7 t 3 m/73 kg 3.1 m/98 kg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