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1869
P. 39

棘龙科


    12.5 m                   15 m                    17.5 m                    20 m                    22.5 m
            特征与习性                             最古老纪录                             最奇异纪录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颅骨很长,一些头                 标本 TP4-2 :发掘于泛大陆中南部(现             老挝鱼猎龙(Ichthyovenator laosensis):
            顶长着骨冠,一些则没有。它们长着锥形齿,              尼日尔),处于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                发掘于辛梅利亚古陆(现老挝),处于早白
            长颈,前肢三指,后肢四趾,爪子很大,背               1.683 亿〜 1.661 亿年),可能属于一种原始       垩世晚期,和埃及棘龙一样,都是最奇异的
            部长着高高的神经棘,一次产 2 〜 4 枚蛋。           棘龙类。由于其具有三叠纪(现坦桑尼亚)               棘龙类。鱼猎龙长有非常宽的神经棘,除了
                                              主龙类梳棘龙的大型背帆,它被恐龙学家认               呈现出不寻常的外形,在其臀部的神经棘还
                                              为是棘龙的祖先。                          具有相当明显的裂口,将背帆分成了两个部
                                                                                分。棘龙非常适应水生生活,因而它的后肢
                      棘龙科是由原始斑龙超科演变           最新纪录                              很短。它处于与巨型鳄鱼相当的生态位。
               而来的。它们非常适应半水生或水生生                  未命名的标本 XMDFEC V0010,来自劳
            活,其头部构造与鳄鱼类似。大多数棘龙的               亚古陆东部(现中国),曾存活于晚白垩世
            背椎长有高高的神经棘,其作用尚不明确,               晚期(圣通期,距今 8 630 万〜 8 360 万年)。
            但猜测它用于储藏脂肪和水,也可能具有求
            偶的功能。
                食性:捕捉小型食肉动物和(或)鱼类。              化石记录
                                                                         骨头或牙齿        足迹           前两者兼有
                                                生存时间及活动范围
            时间范围                                      中侏罗世                  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早期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
            1.683 亿〜 8 360 万年),它们持续生存了大
            约 8 470 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早白垩世晚期                晚白垩世早期               晚白垩世晚期
                人们发现过许多小型棘龙科的化石,特
            别是散落的牙齿,然而尚不清楚它们的生长
            状态。最小的成年标本是 MPZ 2001/207(现
            西班牙),它与沃氏重爪龙非常相似,与湾
            鳄大小相当。从数据分析可知,它生存于
            早白垩世早期,埃及棘龙的身长几乎是它
            的 2.4 倍,而它的体重大约是埃及棘龙的             最早公布的种类                           最新公布的种类
            1/12。分别发现于中国和泰国的扶绥暹罗龙
            (之前被称为扶绥中国上龙)和萨氏暹罗龙                   刀齿鳄龙(Suchosaurus cultridens,1841):  老挝鱼猎龙(2012):发掘于辛梅利亚古
            可能是最小的种类,但是由于缺乏更完整的               发掘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英格兰),处于早白              陆(现老挝),处于早白垩世,呈现出重爪龙
            材料,很难将两者进行对比。                     垩世晚期。由于其有锥形牙齿,多年以来被               类和棘龙类的混合特征。
                                              认为是一种鳄鱼,直到在后来的一项研究中,
            最小的幼年标本                           它才被辨认出是一种棘龙科恐龙。
               “Weenyonyx”是恐龙学家给一些小小                                                           重爪龙
                                                                                      棘龙科
            的前肢化石起的非正式名称。这些化石可能                                                                棘龙亚科     鱼猎龙
            属于一只幼年沃氏重爪龙,体长大约 1.6 m,                                                                     棘龙
            体重约 10 kg。

                                                                   未命名



                最小
                纪录


                                                                                          1 : 34.24
            标本: MPZ 2001/207
            全长: 6.7 m
                                                                                幼体
            臀高: 1.65 m
            体重: 640 kg
            化石材料:牙齿
            体型推测可信度:
                            1 m             2 m             3 m             4 m              5 m             6 m

                                                                                                                19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