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了凡四训
P. 16

也”一段语,表太夫人之贤,于此亦可见矣。
                   公之信孔公数,非漫信之,必待试其数,纤悉皆验,然后
               深信不疑,而遂起读书之念,何等谨慎!孔公起数,必待其考
                                                      l
               校名数皆合,然后再卜终身,使他由目前之不爽 ,以坚其久
               远日后之信,何等稳重!
                   云谷教了凡改过曰:“将向来之相,尽情改刷,从前习气如
               死却,从后日新如重生。”在公听之已了了,而岂常人所能领
               会?故于《改过之法》一篇中,反覆痛切言之,传耻、畏、勇
               三个方法,讲事、理、心三层难易。又恐人自谓无过可改,再
               将蘧伯玉    m  改过一段,以证“人必有过,自不察耳”。
                                                        n
                   云 谷 教 了 凡 积 善 曰:“ 要 从 无 思 无 虑 处 感 格 ”“ 毋 将
                                                              o
               迎”“毋觊觎”数语,在了凡已尽得其旨矣。仍恐人不穷理 ,
               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故于《积善之方》篇,细论深辩之。文
               分三大段,每段十小股。首叙往事十条,以证因果不爽,为后
               人之效法;次论精理十六层,以防冒昧承当之错误,终标十大
               纲,以统领乎万德。
                            p
                   公自叙行持 ,由勉强以臻自然。首誓三千善,历十余年而
               始克告竣。次许三千,只四年而已满。复许万善,止三年而以
               一事圆之。可见初行似不胜其难,行之既熟,自有得心应手之
               乐,人亦何惮而不为哉?

                   自“孔公算余”至“世俗之论矣”一段。先将立命一结,
               “汝之命”承上文,起下六想、六思、改过三小段余波。文虽余
               尾,而言则愈紧,意则愈切,六退想,就宿命上教之谦德。







                                       2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