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2025
P. 77
们所提假设能够被证据证实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成为一个真命辞。这
当然很好。因为,这表示我们在知识上的努力多了一分收获。但是,
如果我们所提假设能够被证据所推翻,那么这一假设也不失为一个有
资格的假设。因为,我们至少已经排弃了一个不合用的假设,以后不
再采用它了。
从知识的发展来说,我们排弃了一个不合用的假设,就可以促使我
们再去找新的假设。所以,被否证了的假设固然不能在科学上发生积极
的作用,却可以发生消极的作用,至少可以使后来的人不再走那一条路。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我们说被证实的假设有价值,被否证的假设
也有价值,难道有既不能被证实又不能被否证的假设?有的,在日常
语言中很多,在形而上学中也多。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解释行善或作恶可有报应,说:“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就是说,做好事的人会得到好
的报应,做坏事的人会得到坏的报应。
但是,如果做好事的人并未得到好的报应,做坏事的人并没有得
到坏的报应,这怎么解释呢?解释的人说,并不是没有报应,只不过
是因为为时尚早。
假若老是没有报应呢?解释的人说,还是因为时间未到,这个
时间是没有划定的,所以如果恶人尚未得到恶报,那么你得老是等下
去。如果这类的话之作用只在鼓励人为善,倒也不无少许价值。
如果这类的话是说明善行或恶行与报应之间的关系之假设,那么
便一无价值。因为,这样的假设,既不能借证据来证实,也不能借证
据来否证。
怎样判别是非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