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1917
P. 39
chapter 3 既然付出就不要期待回报 23
式出现,有人称之为“道德标准”。但是,当这种“常识”与替
他人着想的行为混为一谈时,你对他人的期望就会增加。期望
越高,失望越大。
假如你认定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对方好,而且当你问 100 位
路人,至少有 90 人都赞同这是“好的”行为时,你的期望也
会随之增加。换句话说,我们怀有的善意与期望反而会折磨
自己。
我们会下意识地相信,其他人的想法跟自己差不多,但在
问卷调查中,人们发生意见分歧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针对同
一个问题,保守派和激进派产生喜欢或不喜欢两种截然不同的
意见。多数人赞成某个提案,而对其坚决反对的人也不在少
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成长环境不
同,所以世界观与偏好自然存在差异。心理学上称之为“主观
现实”。在人际关系中,造成冲突的原因是对彼此的世界缺乏理
解,一方无法将真心传递给另一方。
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接纳差异的存在,以
及将差异视为“不同”而非“错误”的态度,正是维持良好人
际关系的关键。换句话说,愿意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即体现
了你的成熟度。
认知治疗师阿尔伯特 · 艾利斯(Albert Ellis)曾说,“我们
愤怒的原因,不是对方的行为本身,而是我们对于该行为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