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二战史诗三部曲
P. 33
力,整数达到难以忽视的 60 个师。
并不是所有师都满编,可是希特勒依赖的依然还是他的“大西洋
壁垒”,这就使情况不同了。然而隆美尔这种一直在作战的人——也被
打败过的人——到了前线,见到这些工事时也会大为震惊。自 1941 年
以来,他就不在法国,而他也像德国很多将领一般,深信希特勒的宣
传,都以为防务差不多完成了。
他对“壁垒”有损的贬斥,对西线总司令部的伦德施泰特来说并
不意外,而且衷心赞同;的确,这或许是这位老帅完全同意隆美尔论
事的唯一一点。聪明的老伦德施泰特从来不相信固定式防御,1940 年,
他以高超的战术,成功包抄法军马其诺防线,导致法国崩溃。对他来
说,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只不过是一项“莫大的吹嘘……对德
国老百姓的吹嘘更胜过敌人……而敌人,经由他们的间谍,对它的认
识远比我们多”。它只能“暂时妨碍”,但却阻挡不了敌军的攻击。伦
德施泰特深信,没有一种办法,能防止盟军登陆成功。他计划击败登
陆的方法,便是在海岸线后方,集结雄厚的兵力,在盟军部队登陆以
后,再加以攻击。他认为,那才是攻击的最佳时刻——也就是敌军依
然疲弱、没有适当的补给线,以及在孤立的滩头挣扎重组的时刻。
对于老帅的这种理论,隆美尔完全不同意。他坚定地以为,摧毁
登陆的唯一办法便是——迎头痛击!他很笃定,那时已没有时间调动
增援兵力,敌人不停地空袭,或者舰炮与炮兵的猛烈轰击,会把增
援部队摧毁。以他的观点,每一项兵力,从步兵到装甲师,都得在海
岸的正后方保持战备。他的副官清楚记得隆美尔为本身的战略做总结
的那一天,他们站在一处荒凉的海滩上,个子不高、身材结实的隆美
尔,身穿一件厚实的军大衣,脖子上绕着一条旧围巾,大步走来走
去,挥舞着他“非正式”的元帅指挥杖。那是一支长 0.6 米的银头黑
第一部 焦急等待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