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二战史诗三部曲
P. 30
了庞大的混凝土与钢构工事,大致上从法国的勒阿弗尔(Le Havre)
到荷兰间,几处重要港口、河口,以及俯瞰海峡的高地上才有这类工
事。而其他地方的防务,完成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地方,根本没有
开工。虽然在现阶段,“大西洋壁垒”完工的地方,都有重炮林立,
是森然恐怖的障碍。可是依隆美尔的标准,这些都还不够。任何防御
工事都不足以阻止那种猛攻,而隆美尔知道——他一直记得,前一年
在北非,他惨败在蒙哥马利的手里——这种猛攻一定会来临。以他批
判的眼光来看,“大西洋壁垒”只是一场闹剧。他使用了任何语言中
最能形容这种想法的词汇,他说这是“希特勒的幻想”。
两年以前,根本还没有这处“壁垒”。
到 1942 年时,对元首和趾高气扬的纳粹党员来说,看来胜利已
十分笃定,并不需要什么海岸工事。万字旗已在各地飘扬,甚至战争
还没有开始,奥地利与捷克便唾手而得。早在 1939 年,波兰就被苏
联与德国瓜分。战争还不到一年,西欧许多国家就像熟苹果一般纷纷
落地。拿下丹麦只用了 1 天,而挪威要从内部渗透,花的时间久了一
些——6 个星期。然后在那年的 5 月与 6 月,一共只用了 27 天,在
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希特勒的闪电战部队就挥军直捣荷兰、比利
时、卢森堡和法国,在世界难以置信的注视下,把英军从敦刻尔克赶
下了海。法国崩溃以后,所有敌国只剩下了英国——孑然屹立。希特
勒需要“壁垒”做什么?
可是希特勒并没有进犯英国,麾下的将领要他进攻,可希特勒却
在等待,认为英国会求和。随着时间过去,情势迅速发生变化,英国
有了美国的援助,开始缓慢但坚定不移地复苏。眼见法国海岸已不再
是一处攻势的跳板了,而这时希特勒已深深陷入与苏联的战争——他
在 1941 年 6 月进攻苏联。在 1941 年秋,他开始对手下将领谈到,要
12 最长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