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西南联大心理学通识课
P. 49

对于劳动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劳动的发展,不仅不同于动

               物本能的演化,也不同于人类意识、语言等特征的发展。意识、语言
               都是生活的反映,而劳动则是生活的创造者。劳动的发展首先表现为

               工具的发展。劳动工具改变了,劳动的组织形式也就随之改变,也推
               动着人类在各方面的发展。劳动是人类各种特征发展的决定力量。

                   从猿到人的转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样一
               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中,量变质变的关系也是异常复杂的;在不同的方

               面,量变质变都可能有不同的形式。人类祖先由偶尔使用工具到经常
               使用工具,在使用频率上是一种量变,但由经常使用工具产生关于工

               具和劳动对象的性质的一些极初步的认识,就是一种新质的产生。由
               于这种新质的产生与累积和生活发展的需要,导致在使用工具上一次

               最大的质变,由使用自然工具到制造工具和使用人造工具,开始了人
               类发展的新阶段。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在意识、语言、群体组织各方面都
               有多次的重大的质的变化。例如,在意识中,表象的产生和概念的形

               成;在语言中,概括的和特殊的词的出现,连贯的语言和语法的产
               生;在群体组织中,配偶关系的改变,劳动分工的出现,等等,都是

               在人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根本性的质变。这些重大的质的变化是通
               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还是经过爆

               发,爆发的形式如何,都是今后应该探讨的课题。



                              本文原载 1966 年 3 月 2 日《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
                                  原标题为《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意识问题》



                                                          第二讲  意  识    27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