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P. 74

二龙传说


               揣想起来,在半人半兽型的人首蛇身神以前,必有一个全兽型的

           蛇神的阶段。《郑语》载史伯引《训语》说:



               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
           之二君也。”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

           吉。乃布币焉,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传郊之,殷周莫
           之发也。及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妇人不

           帏而    之,化为玄鼋。



          “同”即交合之谓。《海内经》“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郭注曰:
          “同犹通淫之也”,《急就篇》亦有“沐浴揃搣寡合同”之语。“二龙同

           于王庭”使我们联想起那“左右有首”的人首蛇身交尾像。
              “二君”韦注曰“二先君”,《史记 · 周本纪》集解引虞翻曰:“龙

           自号褒之二先君也。”由二龙为“同于王庭”的雌雄二龙推之,所谓
          “二君”自然是夫妇二人。夫妇二人有着共同为人“先君”的资格,

           并且是龙的化身,这太像伏羲、女娲了。伏羲本一作包羲,包、褒同
           音,说不定伏羲氏与褒国果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至少我们以这二

           龙之神,与那人首蛇身的二神来代表一种传说在演变过程上的前后二
           阶段,是毫不牵强的。

               在现存的文献中,像《郑语》所载的那样完整的故事,那样完
           好的地保存着二龙传说的原型,不用说,是不易找到第二个的。不过



           52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