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谢谢你是我妈妈
P. 30

篇又说:“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
           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

           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同篇再说:“故兵之情,
           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

           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四)求己原理:战争之事,不管敌人如何,最重要的先求本

           身的强大,即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方能乘机取胜。近年来
           各国所实施的各种国防计划,不外是在这个原则之下而努力着。

               闲话休提,请看孙子的名言。彼在《军形》篇说“昔之善战
           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同篇
           又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

           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又在《九变》篇说“故用兵之
           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

           也。”再在《九地》篇说:“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
           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这在今日,是多么

           发人深省呢!
              (五)全存原理:用兵的最高理想,是彼我不经血战,即全

           存,使敌屈服于我。因为这样的胜利,才是完全的胜利,最善的
           胜利。其所采取的策略为政治、外交、经济诸端,然必须拥有庞
           大的军备为背景。

               如《谋攻》篇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
           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
           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此两项指用外交




          16   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