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00
P. 30

016   中国近代史







               和义律原不愿在北方打仗,所以就答应了琦善回到广州去交涉,并表
               示愿撤退在定海的军队。道光帝高兴极了,觉得琦善三寸之舌竟能说

               退英国的海陆军,远胜林则徐的孟浪多事,于是下令教内地各省的军

               队概归原防,“以节靡费”。同时革林则徐的职,教琦善去代替他。
                   琦善到了广东以后,他发现自己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英国人坚

               持赔款和割香港或加通商口岸,琦善以为与其割地,不如加开通商
               口岸。但是怕朝廷不答应,所以只好慢慢讲价,稽延时日。英人不耐

               烦,遂于十二月初开火了。大角沙角失守以后,琦善遂和义律订立条

               约,赔款六百万元,割香港予英国,以后给予英国平等待遇。道光不
               答应,骂琦善是执迷不悟,革职锁拿,家产查抄入官,同时调大兵赴

               粤剿办。英国政府也不满意义律,另派代表及军队来华。从这时起中

               英双方皆一意主战,彼此决不交涉。英国的态度很简单:中国不答应
               他的要求,他就不停战。道光也是很倔强的:一军败了,再调一军。

               中国兵士有未出战而先逃者,也有战败而宁死不降不逃者。将帅有战
               前妄自夸大而临战即后退者,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如关天培、

               裕谦、海龄诸人。军器不如人,自不待说;纪律不如人,精神不如
               人,亦不可讳言。人民有些甘做汉奸,有些为饥寒所迫,投入英军做

               苦力。到了二十二年的夏天,英军快要攻南京的时候,清廷知道没有

               办法,不能再抵抗,于是接受英国要求,订立《南京条约》。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