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1971
P. 34

006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藉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

            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四)外部轮廓之特异 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

            风格之特素。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今分别
            言之如下:

                 1.翼展之屋顶部分 屋顶为实际必需之一部,其在中国建筑中,至迟自
            殷代始,已极受注意,历代匠师不惮烦难,集中构造之努力于此。依梁架层

            叠及“举折”之法,以及角梁、翼角、椽及飞椽、脊吻等之应用,遂形成屋
            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而

            被视为神秘风格之特征,其功用且收“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之实
            效。而其最可注意者,尤在屋顶结构之合理与自然。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

            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
                 2.崇厚阶基之衬托 中国建筑特征之一为阶基之重要;与崇峻屋瓦互为

            呼应。周、秦、西汉时尤甚。高台之风与游猎骑射并盛,其后日渐衰弛,至
            近世台基、阶陛遂渐趋扁平,仅成文弱之衬托,非若当年之台榭,居高临下,

            作雄视山河之势。但宋、辽以后之“台随檐出”及“须弥座”等仍为建筑外
            形显著之轮廓。

                 3.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 屋顶与台基间乃立面主要之中部,无论中国
            建筑物之外表若何魁伟,此段正面之表现仍为并立之木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

            相间而成,鲜用墙壁。左右两面如为山墙,则又少有开窗辟门者。厚墙开辟
            窗洞之法,除箭楼、仓廒等特殊建筑外,不常见于殿堂,与垒石之建筑状貌

            大异。
                 4.院落之组织 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

            室、廊庑、周屋、山门、前殿、围墙、角楼之属,成为庭院之组织,始完成
            中国建筑物之全貌。除佛塔以外,单座之建筑物鲜有呈露其四周全部轮廓,

            使人得以远望其形状者。单座殿屋立面之印象,乃在短距离之庭院中呈现其
            一部。此与欧洲建筑所予人印象,独立于空旷之周围中者大异。中国建筑物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