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1971
P. 30

00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
            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

            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今多译爱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
            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

            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
            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

            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
            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

            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
            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
            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

            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数千
            年来无遽变之迹,掺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

            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
            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

            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