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1970
P. 74
中医的常识
法,通过服药,挖掘残存的潜能,追求快感。有的人采取变态、怪异的方
法,通过自虐、被虐,甚至自伤、自残的方法来提高心率,寻求快感。
面对现代流行的快餐、速配、飙车,想养生的人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
细嚼慢咽、安步当车、心平气和。开慧、觉悟的快感是人间至乐,什么也
比不了,只不过用快感来形容它不合适。
13. 志:本义是记忆,另一层含义是愿望、企图
志的本义是保存的意念、意思、意识,也就是记忆。《黄帝内经 · 灵
枢 · 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人平时写的日记又
叫日志,古代中国各地都有记载风土人情的流水账叫县志,在物体上做个
记号、标记叫标志,记录体的文章、书稿、书籍叫杂志、志怪、人物志等,
保存美好的记忆叫志喜、永志不忘……有时人们也在“志”的旁边加上言
字边,为志的异体字。
志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现代人理解的意向、愿望、企图等。
志的发音同“之”,按《说文解字》的解释志就是“心之所之”。志的
金文字形,“心”的上面就是“之”,后来演变成了“士”。
心的正在所之,当下的心理活动,现在进行时叫忆,产生的结果叫意;
过去的心之所之,就是记忆、回忆;将来的心之所之,将来时的问题,就
是志向、志愿等。因此,分清了过去和将来,志的意思也就不矛盾、不混
淆了。
按照中医理论,我们把正在进行的忆的功能,也就是理性思维归属于
后天脾土;把保存的意的功能,也就是记忆力、记性归于先天肾水;把对
将来的期盼、意向、企慕、焦虑归于心火。也就是说身心一体,互相关联
也互相影响。
思维、忧思过度的人会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体重会下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