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1908
P. 73
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们将学会自怜 043
务,这样才能建立自信心。但在某些情况下,袖手旁观可能会
对孩子造成伤害。当孩子陷入困境、不知所措时,父母应该介
入,鼓励孩子重建自信心,而不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最好的
办法就是在任务最开始时帮助孩子,然后逐步放手,鼓励孩子
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
是否帮助、如何帮助、什么时候帮助、什么时候停止帮
助,父母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应具体分析。孩子的需求和能力
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同样的帮助,对三岁的孩子可能有
益,对五岁的孩子可能就会阻碍其发展。父母必须学会适时介
入,适时退出,自始至终对孩子抱有鼓励支持的态度。要让孩
子明白:想要获得成功,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是必不可少的。对
于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案例
20 怜悯 VS 同理心的差别
协助孩子战胜自怜,转换成态度更积极的同理心
如果悲剧已经发生,那么同情也无济于事。因为同情是一
种旁观者的心态,一方面为受害者感到难过,另一方面为自己
幸免于难而感到庆幸,甚至有点优越感。共情让人们彼此靠
近,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它包含同情心,并让我们自然而
然地思考如何做才能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