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珍藏版
P. 13

奇幻瑰丽的《山海经》

           以方向与道路互为经纬,有条不紊。在叙述每座山岳时还记述了山的位置、高度、走

           向、陡峭程度、形状、谷穴及其面积大小,并注意两山之间的相互关联,有的还涉及
           植被覆盖密度、雨雪情况等,显然已具备了山脉的初步概念。在叙述河流时,也一定
           言明其发源及流向,还注意到河流的支流或流进支流的水系,包括某些水流的伏流和

           潜流的情况,以及盐池、湖泊、井泉的记载,堪称我国最早的山川河岳地理书。

              《山海经》在物质资源分布的篇幅中,对于矿产的记载尤其详细,提及矿物产地
           三百余处,有用矿物达七八十种,并把它们分成金、玉、石、土四类。《山海经》中
           还注意到矿物的共生现象,并据其硬度、颜色、光泽、透明度、构造、敲击声、医

           药性等特性阐述识别矿物的方法,详细记述动植物形态、性能和医用价值。因此,

          《山海经》在矿物学分类上有着突出的贡献。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被誉为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山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





































          《山海经》考证地图
              张步天教授认为,《山经》是古人根据西汉之前历朝历代人所走的二十六条路线的考察结果而写成,《海经》
           则主要来自荒远地区的记闻。据此,张步天教授经过潜心研究绘成三十幅《山海经》考据地图,清晰地标注了
           古山川在后世中的方位,使《山海经》变得真实可感。这幅《西次一经路线示意图》即是其一。由于各路线并
           非成于一时,故各图所反映的年代也有别。
                                                                                          9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