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P. 80
心与离心两种动作罢了。盛弘之《荆州记》描写武陵郡西的两头鹿为
“前后有头,常以一头食,一头行”,正是“并逢”所含的“掣曳牵
拕”之意的具体说明。
(4)《西山经》“其鸟多 ……赤黑而两首四足”,“ ”当与《月
令》“累牛腾马”之“累”通,郑注训为“乘匹之名”。“乘匹”的解
释,已详上文。“累”“腾”同义,而“累”与“ ”,“腾”与“螣”
字并通,然则乘匹之鸟谓之 ,亦犹乘匹之蛇谓之螣。以上我们由分
析几种两头鸟和两头兽的名称与形状,判定了那些都是关于鸟兽的性
的行为的一种歪曲记录。
两头蛇可以由此类推。我们又注意到 鸟与螣蛇的命名完全同义。
若许由这一点再推论下去,两头鸟既名曰 鸟,则所谓两头蛇者莫非
就是螣蛇!这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明了由交龙到螣蛇,由螣蛇到
两头蛇,是传说演变过程中三个必然的步骤。
在“交龙”一词中,其龙之必为雌雄二龙,是显而易见的。“螣
蛇”则不然。若非上揭《淮南子》“雄鸣于上风,雌鸣于下风”那两
句话,这蛇之为雌雄二蛇,便毫无具体的对证。然而在这里,“二蛇”
的含义,毕竟只是被隐瞒了,充其量也只是对那一层消极的保持缄
默。说到“两头蛇”,那便居然积极地肯定了只有一条蛇。三种名称
正代表着去神话的真相愈来愈远的三种观念。然而即在讹变最甚的两
头蛇传说中,有时也不免透露一点真实的、正确的消息。江东呼两头
蛇为“越王约发”。“约发”虽不甚可解,“越王”二字所显示的身份,
不与那身为“褒之二君”的二龙相埒吗?孙叔敖杀死两头蛇的故事,
经过较缜密地分析,也可透露同类的消息。不过这问题太复杂,这里
58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